|
天然大理石荒料(摘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理石荒料(以下简称荒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理石矿体开采出来的用于加工制作建筑饰面材料的荒料及其他建筑用料。 2、引用标准 GB 9966.1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GB 9966.2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GB 9966.3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体积密度、{TodayHot}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
3、产品分类 3.1分类 3.1.1按整形方法将荒料分为两类: a.锯面荒料(SS):六个面都是用锯切方法整形的荒料。 b.劈面荒料(CS):有一面或数面是用劈凿方法整形的荒料。 3.1.2按体积将荒料分为三类(见表1)。 3.2等级 按荒料的尺寸允许极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与外观质量,分为一等品(B)、合格品(C)两个等级。 3.3命名与标记 3.3.1荒料命名顺序: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大理石(M)。 3.3.2荒料标记顺序:命名分类、规格尺寸、等级、标准号。 3.3.3标记示例: 北京房山出产的劈面一等品白色荒料,规格尺寸为250cm×150cm×100cm 房山白(M)CS 250×150×100 B JC202 4、技术要求 4.1荒料必须具有直角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其各部位的名称见图1。 4.2荒料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4.3荒料的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允许极差、平面度、角{HotTag}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4.4外观质量 4.4.1同一批荒料的色调花纹应基本一致。 4.4.2荒料的缺角、缺棱、裂纹等外观质量等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 4.5物理性能 4.5.1体积密度不小于2.60g/cm。 4.5.2吸水率不大于0.75%。 4.5.3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20.0MPa。 4.5.4弯曲强度不小于7.0MPa。 5、试验方法 5.1尺寸极差 用刻度公差为1mm的钢卷尺测量荒料长、宽、高方向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分别用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的差值来表示长度、宽度、高度的尺寸极差。读数准确至1cm。 5.2平面度 将直线度公差为0.1mm、长度为1m的钢平尺放在被检平面上,用钢卷尺测量尺面与平面的最大间隙。用各面中最大的测量值来表示荒料的平面极限公差。读数准确至1cm。 5.3角度 用内角垂直度公差为0.13mm。内角边长45cm×40cm的90钢角尺测量荒料相邻面的夹角。取荒料较平整的一个面为基准面,将角尺一边紧靠基准面,用钢卷尺测量角尺另一边与被测面间的夹角间隙。当被测角大于90时,测量点在角尺根部;当被检角小于90C时,测量点在距根部40cm处。用各夹角中最大的测量值来表示荒料的角度极限公差。读数准确至1cm。 5.4外观质量 5.4.1色调花纹、风化、硬质矿物目测检验。 5.4.2缺角、缺棱、用钢卷尺测量缺角、缺棱的长度、宽度和深度,见图2。 5.4.3裂纹用目测、水浇法(观察水渗透情况)或锤击法(用金属锤打击,必要时将荒料支空听其声音)确定裂纹是否存在。用钢卷尺测量裂纹顺延方向的长度。 5.5物理性能 5.5.1体积密度、吸水率按GB9966.3的规定进行。 5.5.2干燥压缩强度按GB9966.1的规定进行。 5.5.3弯曲强度按GB9966.2的规定进行。 5.6验收体积用荒料的最小尺寸计算。 5.7规格尺寸以荒料的最小尺寸表示。 6、检验规则 6.1出矿检验 6.1.1检验项目:尺寸极差、平面度、角度、外观质量。 6.1.2组批:同一色调花纹、类别、等级的荒料以5m为一批。不足5m的可按一批计。 6.1.3检验:同一批荒料逐块检验。 6.1.4判定:全部检验结果均符合技术要求中相应质量等级时,则判定该批荒料符合该质量等级;如果有一项不符合时,则判定该批荒料不符合该质量等级。 6.2型式检验 6.2.1检验项目: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6.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a.新建矿投产时; b.矿体色调和花纹特点有明显变异时; c.正常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2.3组批:同出矿检验。 6.2.4检验:尺寸极差、平面度、角度、外观质量逐块检验。物理性能从该批荒料中的不同块体上随机抽样按GB9966.1-9966.3的规定进行试验。 6.2.5判定:物理性能的试验结果中有一项不符合4.5.1- 4.5.4规定时,则判定该批荒料为不合格品。其他项目检验结果的判定同出矿检验。 7、标志、运输与贮存 7.1标志 在每块荒料两端面上用不易洗掉的颜料注明荒料标记。 7.2运输 荒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防撞击。 7.3贮存 荒料贮存时,分类、分等码放平稳。防止污染。 7.4交货 荒料在矿山交货,交货时应提交质量合格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