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各方上海"亮剑" 别只盯着价格
10月份,2008财年全球海运铁矿石长期协议基准价格谈判预谈判将粉墨登场。而随着现货市场铁矿石价格的大幅攀升,国际研究机构纷纷调高对明年铁矿石价格的预测涨幅。
MEPS昨日就向记者表示,下一轮铁矿石谈判的价格涨幅至少为10%,很可能是15%。
而在这个敏感时刻,国内钢铁企业和国外铁矿石巨头均刻意保持低调,拒绝评论和预测铁矿石价格。不过,从在昨日召开的“2007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上,还是能找到各方谈判立场的蛛丝马迹。
商务部:
全球铁矿石供求基本平衡
作为昨日出场的唯一一位中国政府官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铁矿石市场总体供求基本平衡。
他说,根据国际钢协的统计,2006年全球主要国家生铁产量为8.7亿吨,折合铁矿石消耗量14亿吨。而同期铁矿石供应总量高达15.8亿吨以上,因此铁矿石资源供应“不算十分紧张”。由于矿石市场供需两旺,目前除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传统铁矿大国之外,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家也在加紧扩大开采,可以满足市场对矿石的需求。
从中国市场来看,铁矿石供应总量也基本可满足钢铁业的发展需求。如不考虑库存变化因素,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铁矿石可供资源量达到3.5亿吨,与同期2亿吨以上的生铁产量“应该说是基本匹配的”。上半年国内矿山原矿产量增幅接近30%,并且目前正是前两年矿山大量投资的释放期。
梁树和委婉地表示,国际矿业与中国钢铁业的关系应是合作而不是博弈,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淘汰落后产能和控制钢铁产品出口都将“有利于铁矿石市场的供需平衡”。
协会:
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中国三大协会组织代表纷纷表态,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铁矿石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中国五矿化工商会会长陈浩然表示,从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看,其价格有涨必有落,有大涨必有大落。铁矿石贸易和谈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符合市场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争取一个合理的成交价格和公平的交易条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陈先文表示,国内铁矿石大量开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平抑了国际铁矿石价格进一步飞涨。据中钢协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合计原矿产量37128万吨,折算品位为65%的成品矿为17680万吨,同比增长24.38%;同期高炉生铁产量22681.56万吨,消费铁矿石36290.5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理事长、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邹健也认为,随着国内铁矿石需求增长的逐步降低和国内铁矿石供应的增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空间已经不大,预计2008年铁矿石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滑,到2009年会大幅度下调。
力拓:
中国钢铁企业盈利丰厚
会议主办方“我的钢铁网”本来准备邀请国外三大铁矿石巨头同场“华山论剑”,但最终只有澳大利亚力拓(RioTinto)铁矿公司登台亮相,巴西淡水河谷(CVRD)公司派了一名高级市场分析师台下观战,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Billiton)则干脆没派人参加。
孤军作战的力拓铁矿行业分析经理IanRoper表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不断超出预期,其预测数据将继续被不断修正,“海运费波动明显并正在接近历史高点,就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旺盛的有力证明”。
他说,目前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正处于历史高位,即使加上海运费,澳大利亚铁矿石到岸价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超过2/3的铁矿石消费的价格都高于澳大利亚铁矿石到价。而在澳大利亚低廉的长期基准价格的帮助下,中国钢铁企业盈利丰厚。
IanRoper表示,2003年以来,力拓铁矿在皮尔巴拉地区的投入近50亿美元,这一投资额相当于这段时间的所有盈利。在2002年到2009年里,力拓铁矿产量将持续增长以满足中国的需求,其中在皮尔巴拉地区的产量将翻番达到2.2亿吨,并计划未来达到3亿吨的规模。
而刚与宝钢签署合资协议的澳大利亚FMG集团则作为“铁矿石开采的一支生力军”,雄心勃勃地发布了铁矿石生产计划——2008年5月,第一批矿石装船运输,生产量可达5500万吨;2009-2010年,目标产量5500万至1亿吨。
FMG集团表示,将尽可能多生产、尽可能快生产,“请勿错过中国这艘经济巨轮”,此时此刻这似乎是对三大巨头发出的警示。
别只盯着铁矿石价格
新一年度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启幕。与往年一样,这一谈判还未开始便已广受关注,媒体对最终谈判价格涨幅的揣测比比皆是。
然而,“多小散”的中国买家在面对相对垄断的三位海外卖家时,除了争取更低的交易价格之外,中方应有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应对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
和近年所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一样,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始终被归因于中国强劲的消费状况。今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为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而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4168亿元,占到了GDP的一半。在一个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体中,GDP的增长即暗示着包括铁矿石在内的资源类产品的消耗。
尽管得益于过去几年全球加大矿业投资带来的铁矿石供应量的释放,2008财年的铁矿石供求可能趋于暂时的平衡。但是中国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步增长可能依然会对铁矿石价格产生支撑。更何况,在流动性扩大的周期中,资金也会选择缺乏可再生性的矿产和能源等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避风港”。
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以议价的方式实现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恐怕不能抱太高的期望。在无力改变上游铁矿石供应状况的条件下,我国政府和企业都有许多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从2005年至今,国家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钢铁产业进行调控;从2006年9月开始,对出口钢铁制品出台了一连串的改变征税的政策,这些举措都显示国家对于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决心。当然这也在客观上减少了低效率钢企对铁矿石的消耗,促进了铁矿石贸易的平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与一年前相比,干散货航运费用的增幅达到一倍以上,远超过同期铁矿石价格的涨幅。而国内钢企中只有宝钢、武钢、沙钢等企业和国内外的航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航运协议,总体比例依然偏低。而利用远期运费合约(FFA)进行运价风险动态管理的钢铁企业更是绝少数。然而,这也显示运费环节成本的降低将成为国内企业应对铁矿石价格上涨风险的重要手段。
很显然,只盯住议价并不能解决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在中间加工环节及下游销售上做文章,并且利用多种衍生工具对冲原材料和运费的价格风险也许才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